English

物质文化的图书精品

1998-09-0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郭 蓓 我有话说

一部好书,总是令人爱不释手。尹绍亭、何学惠主编,尹绍亭撰著的《云南物质文化·农耕卷》(云南教育出版社)就是这样的佳作。

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,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而提高的。

当今,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度地发展。对以往的、当代仍然使用的生产工具,特别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存,显得十分重要。这一科学工作,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。

云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,物质文化遗存颇丰厚。对颇具代表性的农耕工具的研究,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。本书对包括汉族在内的20余个民族的农耕工具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。

为了采撷各类诸种农业生产工具的第一手资料,雪山之麓,峡谷之中,青山之上,江湖之滨,都留下了作者的足迹。

本书有几个特点。第一,资料翔实,内容丰实。作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研究对象的探究和阐释上,不取向理论的建构。这是该书的宗旨、指导思想和写作原则。农耕工具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,又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。作者对有关地区部分民族的农具进行了全面、系统的探究和阐释。现仅以犁具为例。犁是传统农业中的重器,书中记载有汉族犁、彝族犁、藏族犁、纳西犁、傈僳犁、怒族犁等十五六种犁。作者阐述了器物的基本结构、形制、部件及其名称、使用方法、功能和特性,在每类中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和地理分布。同时,分四个系谱阐释犁具的形态,说明了其源流。如彝族犁是小三角框架的,同河北平谷犁结构相同。纳西族称传统犁为“老木犁”,东北犁具是这种双犁壁的犁型,同唐代的犁完全相同,早在汉代,黄河流域便广泛使用,等等。地理分布的差别和民族的不同,造成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工具的差别,形成了物质文化的多样性。从汉朝开始,汉族迁徙移居滇中,陆续扩展到其他地方。由于民族的迁徙,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、交流、融合,使得物质文化得以传播。这是文化传播的观点。西南边疆农耕文化的发展,是同中原物质文化的传播分不开的,甚至传播到南亚和东南亚。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地域物质文化的范围。

第二,物质形态的图示剖析,阐释精到,是该书鲜明的特色。物质是形态的东西,有其具体的结构。作者运用大量图片,展示其物质的形态,给人以具体、形象、真实之感。全书共有1000余幅图片,其中有部分测绘图。运用测绘图,将物质的形态和结构用数据标记,具有科学性,或为再现原来的物质形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。古朴的农业生产工具得以升华,提高了比较研究图示分析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平。

第三,知识创新,开拓学术新领域。在实地调查中,作者利用第一手资料,进行物质文化对象和实证方法的考察。在科学分析中,作者注意每类各种器物的基本结构、形制、构成部件的名称、功能和使用方法;根据结构和形态的差异,在每类中划分出不同的类型,确立各类各型生产工具的地理和民族分布。这是形态分布。在农具研究中,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。例如,滇西北中甸山区彝族制作的犁,与紧邻的藏族犁差别很大,然而在滇东北部有与之完全相同的犁型;滇西北藏族和纳西族的犁与滇中、滇南相去甚远,然而却与黄河中上游汉晋时代的古犁一样。作者结合考古学、农史学、民族学,探索各型农耕工具的历史渊源、传播途径、演变过程和发展。在农具的理论研究中,运用生态学观点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,提出了农具在种类和形态上显现出多样性的问题。

该书的出版,使尚存的物质文化得以保存和再现,其在学术价值和文化探索方面,都有着重大的意义。从开卷到卷末,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物质文化的博物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